椒江區推廣“智慧用電”的實踐與思考
臺州市椒江區應急管理局 李歡氫 邵廣軍 李堅 徐英杰
為切實加強“智慧用電”服務商管理,進一步掌握全市“智慧用電”工作進展情況,為構建安全生產信息化“一張網、一張圖、一盤棋”精準監管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撐,椒江區應急管理局對轄區“智慧用電”服務商及相關服務企業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。
一、背景及主要做法
椒江區重點推進,制定標準,規范市場,有效推進“智慧用電”系統,以信息化技術實現電氣火災預防預控,切實提升轄區電氣設備本質安全水平,嚴防各類用電不當行為引起火災事故。
(一)重點推進,推廣應用智慧用電。一是分責任,重點突出,確定市場、商場、“三場所三企業”等領域為電氣整治重點,印發工作方案,分解各領域責任單位加強落實推廣;二是多動員,加強宣傳,該區多次召開智慧用電工作會議,各街道領導,服務機構和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,會上通過已安裝的單位現身說法,服務機構系統講解增強宣傳效果,同時在日常檢查中強調“科技興安、智慧用電”的重要性,積極鼓勵、引導生產經營單位應用智慧用電技術。三是引中介,加快建設,椒江引入13家“智慧用電”運營商服務轄區企業,服務企業1818家,安裝5451套,預警123765次,全部通過app、短信、電話等形式反饋給企業,未出現因服務商失職造成服務對象發生電氣安全事故的現象。
(二)制定標準,設置市場準入門檻。椒江區通過調查研究,多次座談討論,確立了一套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市場標準,一是規范人員配置,要專家上崗在線杜絕“掛名”,要安裝人員資質具備保障安全;二是規范值班值勤,要專業人員在崗在位,確保監管有效;三是規范應急預防,要對發出的警報及時處理、及時傳遞,對確實無誤的報警要24小時內上門排查隱患,幫助企業落實整改。
(三)誠信評分,淘汰條件較差企業。通過市檢測中心專家、部門街道安監隊伍聯動,分組交叉檢查開展評分驗收“智慧用電”運營企業,查高級工程師或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資質證書和社保繳納憑證,對工程師掛靠不上崗的,沒有足夠技術力量支撐的中介機構實施一票否決;查一線服務人員,對現存執勤人員、平臺安裝人員無電工證的一票否決立即整改;查“一企一檔”、應急報警等情況,對機構敷衍了事的大力扣分限期整改。經評審,13家“智慧用電”運營企業基本合格7家,淘汰6家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問題
(一)設備上存在質量、檢測尚未規范的情況。
一是質量認證無規范性。各服務商“智慧用電”設備產品認證不同,有的只通過3C認證,有的只通過消防產品認證,有的通過智慧用電模塊性能安全CQC認證。
二是安裝使用有局限性。一方面由于設備無防爆功能,無法安裝在化工、噴涂、粉塵作業等防爆空間。另一方面由于設備設計原理等原因,對船舶修造、大型機械作業等行業領域無法有效預警。
三是預警設置無統一性。各服務商對預警溫度、漏電值等設置不同,預警次數多的10萬,少的只有幾十,工作量、服務效果大不相同。
(二)市場上存在惡性競爭、企業抵觸等矛盾。
一是服務商龍頭引領作用不夠明顯。“智慧用電”服務商業務量普遍較低,基本都在抱怨入不敷出,個別服務商準備推出市場。除了友泰一家機構服務時配套電氣火災損失險,構建“保險+服務”模式,轄區服務商還沒有其他服務亮點、特點。
二是服務商服務意識比較淡薄。存在“重銷售安裝、輕技術服務”、“干好干壞都一樣”心理。
三是企業抵觸心理比較強烈。由于個別服務商展開銷售就跑路游擊戰、個別服務商冒充公職人員強行推銷、部分服務企業警報不停、部分服務商收費偏高等現象,企業對安裝點位、隱患整改、責任落實都產生抵觸情緒。
(三)服務上存在服務效果不好的現象。
一是預警未及時處置。由于部分服務對象聯系方式改變等原因,部分預警情況不能通知到位。
二是用電隱患未及時消除。部分隱患每天都在提醒但是無人整改。
三是信息平臺相對獨立。各服務商服務平臺都不相同,無法統一到一個平臺,不能形成有效的大預警平臺。
三、對策措施
(一)以行業協會為依托,補齊短板。指導成立“智慧用電”服務商行業協會,進一步規范設施設備、服務平臺設置等細節,讓服務對象用的放心。一是提高準入門檻,提高設備使用標準。使轄區“智慧用電”設備符合國家標準。二是統一安裝規范,規范安裝點位、費用細則,杜絕亂設點位、亂收費現象,讓服務對象消費明白。三加強創新研發,積極尋找或研發更符合實際的用電設備,讓部分不適用現有設備的行業企業都能得到有效的預警裝置。
(二)以考評督查為抓手,激發活力。進一步增強考評督查,鼓勵優勝劣汰,激發市場活力。一是實施打分通報制度。健全以預警是否及時處置、隱患是否及時消除、服務對象是否滿意等內容的考核細則,對服務商進行督查打分,責令服務不到位的服務商退出市場。二是實施服務+保險制度。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、大型商場等購買“服務+保險”,保障電氣使用安全。三是實施誠信建設機制。結合安全生產十二計分制度和誠信機制,對企業采取“智慧用電”等手段提升預警能力的進行加分,對分數高的企業進行降低工傷稅率、科技補貼等激勵,全面推廣“智慧用電”。
(三)以數字應急為引領,提升實效。進一步利用“互聯網+應急管理”,搭建信息交流平臺,提升精準監管、科技預警實效。
一是立足“智慧安監”,緊抓隱患整改。每半月出具用電安全分析報告,使企業對隱患“有據可查”,列舉數據比對信息、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議讓企業落實隱患治理“有的放矢”。根據轄區“智慧安監”平臺優勢,以轄區企業底數清、明為基礎,以隱患排查治理為契入點,引伸出隱患排查、整改的社會化服務需求,并分解壓實責任促進隱患消除。專業服務團隊上門,為企業提供“訂單式”整改措施,解決安全隱患最后“一納米”的問題。
二是用“活”信息數據,實現技術轉變。安監部門根據中心提供的用電安全隱患評估報告,用“活”信息數據,建立由專人負責對接信息收集匯總、屬地鄉鎮(街道)實現隱患排查到位、企業落實隱患整改的機制,運用科技強安手段,實現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轉變。
三是開展廣泛調研,打破信息孤島。可深入廣西南寧、湖北宜昌、廣東廣州、江蘇南京、杭州、湖州吳興區、麗水慶元縣等地考察調研,走訪阿里、海康威視、大華股份等在大數據應用和安防領域的知名企業,學習和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,博采眾長,整合公安、消防、“四個平臺”等現有資源,建立全區統一的“智慧安全”平臺,延伸好應急管理“基層觸角”,形成一張基于全區安全生產的預警防控網,力求在全省打造椒江“智慧安全”新模塊。
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版權聲明: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xp@gdliontech.cn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